6月中旬,華潤怡寶“走,到一線去”走訪活動圓滿收官。48個城市,578名職能員工,分兩批開展。
唯有身臨“戰(zhàn)場”,才能聽到“炮火”的聲音;唯有走近一線,才能體悟銷售的艱辛不易。
團隊早會后,小張和他的銷售搭檔又匆匆踏上了挨家挨戶拜訪客戶的路?!吧匠恰?,望著看不到盡頭的樓梯,小張忍不住抖了下腿。這是走訪的第三天,暴增的運動量讓他大腿發(fā)酸發(fā)軟。他記不得已經(jīng)走了多少條街,爬了多少層樓。
讓他身體難受的腳程,卻是當?shù)劁N售同事每天的日常,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。堅持,好像已經(jīng)成為了他們的習慣?!拔以顼埗紱]吃得完,今天你啷個又是來得最早的,來來來,一起吃點嘛”。踏進今天的第一家終端門店,老板親切地招呼他們一起吃早餐,還拉起了家常。一邊聊天,他們一邊點貨、拆箱、擺陳列?!昂煤煤茫鄙蹲恿四憔椭苯訋臀蚁聠?,箱子能拆的你就拆,多拆點”,每次詢問下單需求時,老板都很爽快地答應。
看到小張這個“銷售新人”,老板還忍不住跟他說起,當初他的搭檔是怎么天天“追”到店里幫忙,最終打動了他。
小張感慨地說,“我們的市場都是銷售同事用腳走出來的,因為他們的堅持與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真誠,才獲得了終端老板對怡寶的信任?!?/span>
隨著肚子咕咕作響,小李這才發(fā)現(xiàn)已經(jīng)中午一點了,該吃飯了,但是在他面前還有2個冰柜還要填滿。在學校的超市里,水和飲料賣得特別快。一到中午下課放學,一大群學生涌出教學樓,奔向超市,冰柜很快被清空。每到這時候,一線銷售就要手腳麻利。在這里補貨就像“打仗”。補得不及時,顧不過來的超市老板可能就任由冰柜讓競品占領。
想到附近還有兩家超市急需補貨,他們決定忙完再吃。昨天的走訪路線也是涉及到了幾家超市,一天下來他們可能搬了上百箱水和飲料。
補完貨,中午他們在附近小店隨便吃吃,就地休息。工作就是爭分奪秒,中午回家或回辦公室休息太浪費時間。 路過一家小吃店時,小李發(fā)現(xiàn)老板竟然用菊花茶和檸檬茶做成了套餐。銷售搭檔自豪地說起,他給老板推薦的這幾個套餐還買得挺好的呢。
小李說,“每賣一出箱產(chǎn)品,都包含了一線同事不懈的努力和奇妙的巧思?;氐娇偛亢螅乙惨υ谧约贺撠煹臉I(yè)務工作中深挖價值創(chuàng)造點?!?/span>
在走訪一線的這幾天,小段每天至少要喝五六支水,但卻很少上洗手間,因為喝下的水都用汗排出來了。
今天的走訪任務終于搞定了,但今天的工作還沒結束,他們還要清點紙箱和膜包裝。終端老板們參加回收活動的熱情很高,他們每天需要時間清點打包?;貍}庫前,小段的銷售搭檔還特地去買了兩個切好的西瓜,準備帶回去讓其他同事們一起吃。
走訪的過程也是不斷總結的過程。從第一天回收少量紙箱到第二天加大回收力度,他們組回收紙箱膜包裝630余個,成為贛州地區(qū)8個小組回收量最多的小組,再到第三天提前完成走訪任務,他們不僅突破了目標,也突破了自我。
小段說,“走訪雖短,但收獲頗多。每一次進步都來自實踐總結,怡寶的每一次業(yè)績增長離不開對銷售市場的日夜探索。”
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8點,但是此刻的烏魯木齊的天空依舊明亮。這里的銷售同事下班是不看表的,看的是天黑了沒。小林正準備前往下一個燒烤店補貨、貼海報。翻閱烏魯木齊銷售同事的微信運動,日行萬步是基礎。這里沒有電瓶車,拜訪客戶全靠步行。從這個終端徒步走三公里到下一個終端是常有的事。聽銷售搭檔說,之前秋季開學季活動中,他每天要往返60公里。
“以前這里很多人連怡寶是什么都不知道,但現(xiàn)在,越來越多的怡寶綠出現(xiàn)在了烏魯木齊的街頭?!?/span>
小林說,“走過的每一段路,張貼的每一張海報,拆過的每一個紙箱,都是最扎實的積累?!?/span>
通過這次走訪市場,職能同事刷新了對一線的認知。
在一線洞悉市場真實環(huán)境,
在一線體悟銷售艱辛不易,
在一線探索銷售增長方法,
讓我們攜手共進,一起奪取終端市場的決定性勝利!